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憐憫與公義

在我預備考心理師時候,常讀到一個重點,叫做"防範未然,預防勝於治療",就是說最好能在問題可能發生前去處理,而不是等事情發生後去解決。最近德國的飛機事件,新聞說副駕駛有被診斷說心理狀態有些問題,但他似乎有所隱瞞或是公司的安檢出問題,他通過了考核可以繼續飛。

這時後我突然想....如果副駕駛的心理師看到了新聞,他不知道會怎麼想,是生氣還是痛心又或著是什麼...?

兩件事情合起來討論,一般來說我們不會因為一個人心理生病然後就否定一個人,譬如說今天我們知道這個副駕駛因為生病而不能開飛機,的確會感覺蠻不仁道,畢竟他當上一個開飛機的人其實一定花了很久的時間,如果因為他心理生病就被out,太慘了,是要逼死這個人的未來嗎?......但是他的工作攸關了很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憐憫和公義之間需要考量的問題了。

最後回過頭討論,一個專業的心理人員,若看見很多人未來可能會受害,他需要(想要)做的事情應該是在傷害之前有所處理和預防,如果因為極大的憐憫,而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包容演變為縱容,那這就是愚拙的了,愛是要有智慧的。

心理疾病不是醫生或心理師的事情也不是病人和家屬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多一點的陪伴多一點的愛,小小的力量可能會有大大的改變,災難發生之後最重要的不是責任歸屬,怪副駕駛,怪航空公司,怪醫生,怪制度等等,重要的是學習到怎麼減少未來可能發生同樣的災難,也同時對於活著的人做危機的處理

我想沒有人希望災難的發生,但我們能做的就是防範災難發生的可能,為身邊的人多一點的付出多一點的祈禱。如何能夠充滿憐憫之心的陪伴,又有充滿智慧公義的判斷,這是每個人一生要學習的功課




2015年3月10日 星期二

歸屬感

我的論文對於犯行青少年生命敘說的研究中離不開討論的就是所謂的歸屬感,與歸屬感連在一起的是,而談到"愛與歸屬感"就會想到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認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社交需求表示的就是"友誼愛情以及歸屬關係",他是在於人們滿足了基本生理與安全需求後的第一層精神需求,我們也可以說,歸屬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慾望,我們會想要試著融入群體,尋求認同,得到歸屬感.但不免思考:
1.為何有些人看似很融入群體,卻覺得自己毫無歸屬感?
2.又或著有人其實歸屬於一個不安全的群體,這個歸屬感隨時可以突然的不見.

舉兩個故事來說:
1.小羊很努力的在團體中付出,因為他在做事情的時候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的定義在於,別人會喜歡他和尊重他,可是他常常發現,為何有些人沒做些什麼,他卻比自己更受到歡迎,有時覺得自己好像被排擠了,當小羊越渴望融入團體,卻越覺得團體令她難受甚至憤怒

2.加入幫派的小偉說:大家都說幫派不好,因為那是一個互相利用的地方,我也知道那裡不好,但是當我進去的時候,我感受到了愛和義氣,說難聽一點,至少加入幫派我吃得飽.我隨時可以能被利用,隨時可能被幹掉,但沒辦法,我想不了這麼多

小羊試著融入群體,但這個努力其實帶來了阻礙,只有當我們向世界呈現真實而不完美的自己時,真正的歸屬感才會產生,歸屬感不會超過我們自我接納的程度(Brene Brown,2013),小羊尋求自我價值來自於他的行為而他本身,她努力融入團體,但卻無法歸屬於團體,這讓她憤怒,也讓他矛盾,但若小羊不去看見自己的自我價值,她只能從貶低團體價值中來獲得認知平衡(是團體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憤怒的背後是什麼?可能是最真實的自己,是最醜陋的一面,也可能是自卑感.真正能自由歸屬在團體中的人,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而是一個珍愛自己的人.

小偉被一個信念所吸引,這個信念是,我感受到我得到了歸屬感,我可以不顧一切的付出,就算知道這個是個謊言,但欺騙自己比認清事實輕鬆愉快的多,但一樣的是,這個歸屬感若不是建立在真實的自我下,他便只是一種行為上的融入,心理上卻有著強大的隔閡,而這差異便會帶出問題.

做自己好自在.
一個能說出自我故事的人,就是一個有勇氣的人,所以每個來諮商的人,或是每個跟朋友訴苦的人,他們都是勇敢的人,因為他們開始敘說自己故事的時候,就是開始面對真實自己的時候,然後當別人接受真實的自己,而不是虛假的自己的時候,就是真正得到歸屬感的時候了

一個人卸下所有的防衛,袒露自己的脆弱,看似危險,但卻是改變的開始:主動承擔責任,主動的追尋快樂,主動的愛別人......最重要的是自我價值感開始學習不因為行為或情緒而有所改變.漸漸地堅固不再動搖.

但相對的,讓一個人可以卸下防衛,袒露自己脆弱的環境,必須要有真實的愛---羞愧,責備,不尊重,背叛,不表達愛,這些都會耗損害愛的根源;唯有傷害得到承認,醫治,撫慰 ,愛才能留存.(Brene Brown,2013)

我相信我們能做的,比幫派做的更多且更有力量